吉利与戴姆勒第三次携手共同投资空中出行服务商Volocopter【资讯】
[导读 ] 9月9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同时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领投全球城市空中出行服务商Volocopter 的C轮首轮融资。
【编者按】“吉戴合”的进一步落地,能否继沃尔沃之后,在全球汽车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首发于功夫汽车,作者洀汩。
吉利出行版图实现新的“飞跃”。
9月9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同时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领投全球城市空中出行服务商Volocopter 的C轮首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双方将各持有10%股份。同时,吉利控股和戴姆勒都将进入Volocopter董事会。
同时,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吉利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这也标志着,吉利在空中共享出行领域的前瞻布局以及进一步构建智慧立体出行生态的决心。
在功夫汽车看来,从曹操出行到组建高端出行公司,再到此次领投,吉利在转型移动出行服务领域,实现了“三个飞跃”——从地面到空中的飞跃,从大众市场向高端市场覆盖的飞跃,从实体到资本的飞跃。
由此,吉利的移动出行版图既体现了行稳致远的风格,也凸显出多路并进大胆创新践行的“激进”一面。
可以说,吉利向移动出行服务的“飞跃”,也将进一步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走在全球汽车业转型的最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领投Volocopter已经是“吉戴合”落地的第三只“靴子”。这也让外界对“吉戴合”后续动作,充满了憧憬。
第三次携手,吉利与戴姆勒受益几许?
“Volocopter是全球城市创新出行模式的引领者。通过与Volocopoter成立合资公司,吉利控股将充分利用自身全球研发体系及产业布局,助力其开拓亚洲市场,为用户提供最佳出行体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吉利控股携手戴姆勒把握机遇,前瞻布局,将继续引领电动出行和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发展。
事实上,领投Volocopter已经是“吉戴合”落地的第三只“靴子”。
早在2018年10月,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公司宣布在中国成立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
此后,在2019年3月,吉利控股与戴姆勒又组建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对于戴姆勒来说,强化同吉利的纽带将带来显而易见的益处。特别是在戴姆勒全球的业绩下滑的时候,与吉利一道协同探索出行方式的变革创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而Volocopter及其城市空中出行模式即是这一战略理念的最佳载体。
对此,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继我们2017年成为Volocopter战略投资者后,非常高兴看见合作伙伴吉利控股也加入了。”
吉利入主Volocopter之后,将以汽车行业领衔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席卷全球,带动电动机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成熟。
而体积更小的电动机,将解决目前涡轮轴发动机的直升飞机噪音大等问题;自动驾驶技术,则可解决直升机驾驶员培训成本和人才稀缺的问题。
同时,此次吉利与戴姆勒联合领投德国高科技创新公司,也意味着双方战略合作范围已经从对现有资源与业务的整合协同发展,延展至携手探索布局未来出行创新业务。
这体现出吉利控股与戴姆勒的战略互信更进一步,未来双方战略合作前景广阔。
吉利立体出行版图有何特色?
近年来,吉利控股正在李书福的构建之下朝着大型跨国出行服务集团的方向发展。
这其中不但包括基础的乘用车板块、高端品牌和豪华品牌,同样也包括商用车板块、出行共享业务和智能出行。
一方面,吉利通过深化实施产品平台战略、“安全第一”战略、能源多元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开发战略,发布了技术品牌“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将汽车安全、健康生态、新能源、智能联和自动驾驶列为核心技术战略的发展领域。
从曹操出行、蔚星科技到Volocopter来看,吉利立体出行的蓝图雏形已然显现。他们相互之间也正在形成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吉利还积极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在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激光通讯等前沿技术方面继续提升能力,积极布局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
如与戴姆勒出行服务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探索共享出行领域的发展;
携手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腾讯成立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球融合出行的互联科技公司;
牵手航天科工集团,开展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领域的合作;
携手中国电信,在车家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5G、V2X、边缘计算等核心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等等。
吉利控股以此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势,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协同与分享,稳健推进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建设。
无疑,这将逐步实现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功夫拍案
作为业界少数规划飞行汽车产业的汽车企业,吉利早在2017年就收购了美国的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
而此番与戴姆勒一起携手入主Volocopter则将提前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格局,为未来的出行方式的革新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当然,我们更加期待,“吉戴合”的进一步落地,能够继沃尔沃之后,在全球汽车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利8月销量再度破10万辆,年度目标难实现
吉利汽车公布2019年8月销量相关数据。受车市整体低迷环境,销量继7月后再度下滑。数据显示,吉利汽车8月共计销售101,223辆(含领克),同比下降约19%。其中,海外出口3,208辆,同比增长26%;吉利品牌共计销售新能源车辆7,897辆。
而月,吉利汽车共累计销售844,278辆,较去年同期下滑约17%。值得一提的是,月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累计销量达69,973辆,同比增长110%。
纵观吉利整个2019年,只有3月份出现小幅增长,其余月份均下滑,其中5月跌幅为27%,6月跌幅扩大至29%,7月下滑有所收窄为24%。主要受政策排放转换以及销量提前透支导致。8月销量虽同比下滑,但已经下滑幅度已经缩小为19%。
面对车市低迷,销量下滑,吉利汽车也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151万辆下调10%至136万辆,同时发销量预警称,相较去年同期公司收益的66.7亿元,同比预计减少40%。
2019年吉利已完成全年目标136万辆的62%。不过,按照当前的销量走势,吉利汽车将很难完成修订后的目标。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吉利汽车在8月份仅3款车型实现销量破万辆,分别为博越1.82万辆、新帝豪1.57万辆、和缤越1.10万辆。此外,作为较新车型的星越在8月份的销量依然没有多少增长,销量仅为3111辆。吉利首款MPV车型嘉际在8月份的销量仅为2529辆,环比7月份下滑26.8%。
与帝豪家族一样,远景家族今年的表现亦不太景气,8月共计销售19,638辆,而月累计销量达169,967辆。当中,远景销量为6,467辆,同比下滑44.4%;远景SUV同比下跌比较厉害,减少62.3%至3,784辆。相对而言,远景X3依然有不错的表现,共计销售7,033辆。
在车市寒流中,领克最初的风光正在逐步消退。数据显示,8月领克共销售10,982辆,其中,领克01为4,134辆,领克02为1,750辆,领克03为5,098辆。
在新能源方面,吉利汽车8月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总销量为7897辆;帝豪EV、嘉际MHEV、星越MHEV及几何A合计销量约占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总销量的73%。月份,吉利新能源产品的总销量达到69973辆。
虽然说8月份吉利汽车的销量再度突破10万辆,不过其整体销量依然处于下滑的状态中。除了博越、缤越和帝豪发挥出色外,其他车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来看,吉利要想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依然存在不小的难度。